Company dynamics

请问当年俄国为什么将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

圣彼得堡地理看上去明显比莫斯科好嘛,还是因为怕德军攻入圣彼得堡,求解

就地理原因上,圣彼得堡是个沿海城市,莫斯科是内陆城市。

万一爆发战争,航母和驱逐舰是可以直接开到沿海港口。后面请自行脑补

地缘优势是最主要的,莫斯科地处内陆,中心辐射范围更大,战略的纵深度更广!其资源更丰富。就好比民国时期政府在南京,新中国成立在北京一样。(可能有点牵强了)

圣彼得堡有出海口但是没有防御阵地,像二战被围困也是一种说明,战略物质运送不到位!我上个星期去过波罗的海舰队的旧军港也就是圣彼得堡(科特林岛的喀琅施塔得),圣彼得堡的最主要防守扼地了,但是这还是不够。

?逍遥学人

这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圣彼得堡是沙皇经营200年的核心城市,共产主义革命的火种难以在这里长久保存;其二,当时德国人正虎视眈眈瞄准苏维埃俄国,圣彼得堡位于沿海地区,极易受到攻击,而莫斯科处于内陆,有着战略纵深,更利于防守。

当时的新生政权仍面临着严峻的国内战争

而国内反对派多获得外国支持

即使国内统一,脆弱的海军也不允许定都圣彼得堡

?地球知识局

早在莫斯科公国时期,莫斯科城就作为首都而存在。公元1547年,伊凡四世大公加冕为俄罗斯沙皇,后世意义上的沙皇俄国正式成立,在此后的165年时间里,俄国的首都始终是莫斯科。不过在1712年的时候,彼得大帝突然迁都圣彼得堡,随后这座滨海城市便充当俄国的都城长达200多年,直到1918年新生的苏联再度将首都迁回莫斯科。从上述历程上看,俄国的首都变迁主要历经三个阶段,其间的两次迁都分别对应两起时代巨变。

在彼得大帝之前,俄国的历代沙皇虽然实力强弱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将对外扩张作为毕生要务,以至于彼得接手之时,俄国已经成为东欧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国。与庞大的疆域不相匹配的是俄国落后的经济规模和基础建设,尤其在亲眼见识到西欧发达的造船业和海洋文化之后,彼得渴望改变俄国现状的愿望便更加迫切。为了夺取出海口,彼得毅然向北欧强国瑞典发起挑战,经过历次血战,俄国最终取得大北方战争的胜利,同时俄军兵临波罗的海。

图-莫斯科

在涅瓦河流向波罗的海的入海口处,彼得下令营建新城,此后数十年间,全俄的资源和人才向这里汇集,无数能工巧匠对城市进行精雕细琢,终于在公元1703年,一座此前从未有过的城市出现在俄国的西北版图,它的名字就叫圣彼得堡。然而仅仅拥有一座欧式风格的城市并不足以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彼得需要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当时俄罗斯的教会和贵族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千方百计地阻止改革的推进,而莫斯科正是这种顽固派的老巢。

图-圣彼得堡

尽管困难重重,但变革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既然莫斯科的势力盘根错节,那就干脆远离莫斯科。公元1712年,彼得宣布迁都圣彼得堡,而这显然是一座与莫斯科截然不同的城市,人们衣着和饮食仿效欧洲,人们的思想更加西化,崭新的波罗的海舰队就停留在不远处的海面上,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里没有守旧势力的阻挠。俄国大踏步地向西方靠拢,这成为其在随后两百年间威震欧洲的开端。

图-彼得大帝

如果罗曼诺夫王朝能够千秋万世的话,想必圣彼得堡会一直作为俄罗斯的首都而存在,但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了沙皇的统治。与德国的长久拉锯掏空了沙俄的国力,人民在后方揭竿而起,沙皇被赶下神坛。接过指挥棒的苏联尝试以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维系苏俄的大国地位,而这样做的第一步就是保住疆土,同时远离沙俄旧势力盘踞的圣彼得堡。

为了快速从一战当中抽身,苏联提出单方面与德国媾和,但德国人开出的条件极为苛刻,苏联人举棋不定。正当苏联犹豫之时,德军再度发起大规模进攻,大片苏联西部领土沦于敌手。最终痛下决心的苏联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包括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地区获得独立,圣彼得堡俨然成为战争前沿,此时作为首都的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在十月革命后的称呼)已经不安全了。

图-俄罗斯人

与此同时,拥护沙皇的旧势力在伺机发动复辟,一切迹象都指向一个结果,苏联必须赶快迁都。1918年,历经两百年的沉寂之后,莫斯科重新成为苏俄的首都,而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至今。俄罗斯人口1.46亿,莫斯科人口约1230万。莫斯科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全俄再找不到第二个城市可以取代莫斯科。

19世纪末,处于世纪之交的俄国,经济和社会矛盾不断加深。经过多次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首都圣彼得堡爆发革命。起义者夺取武器,占领办公大楼,沙皇签署退位诏书,俄国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随后工人革命就遭到了残酷镇压。

1917年2月,俄罗斯士兵在彼得格勒游行

一直到了十月,随着“阿芙乐尔”号战舰的一声炮响,无产阶级攻占了冬宫,才成功取得了政权。

“阿芙乐尔”号

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俄建立,而革命导师们又一次把首都迁回了莫斯科。俄国的首都又变了。

一切都会有的

这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圣彼得堡是沙皇经营200年的核心城市,革命火种难以在这里长久保存;其二,当时德国人正虎视眈眈瞄准苏维埃俄国,圣彼得堡位于沿海地区,极易受到攻击,而莫斯科处于内陆,有着战略纵深,更利于防守。

当时的新生政权仍面临着严峻的国内战争

而国内反对派多获得外国支持

即使国内统一,脆弱的海军也不允许定都圣彼得堡

国内秩序稳定下来之后,苏维埃政权倾全俄之力,开始了紧锣密鼓的首都建设,奠定了莫斯科这个全国最大工业中心的牢固地位。当时的莫斯科,集中了全俄超过50%的工人,拥有俄罗斯第一条地铁,第一组环城公路,是全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

千秋大业

不过苏联的众多城市在二战中遭到毁灭性破坏

同样的,苏联人也想把柏林夷为平地

二战之后,经历了50年代到70年代的建设复兴,莫斯科已经初具国际化大都城的规模,是苏联展示国家建设成果的最佳窗口,吸引了全苏联的注意力。这却带来了严重的城市治理难题。

热带社会主义领导人卡斯特罗前来学习宝贵经验

人们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想进首都,首都却并不想大家来。

1931 年联共(布)中央提出控制人口规模为 500 万,但 1959 年人口即达到 504.6 万,1971 年提出市区人口远期控制不超过 800 万,1984 年即达到 858 万。莫斯科成为了一座爆炸的城市。

至少能数出四个环

而莫斯科的城市规划没有跟上移民的步伐,只能在郊区修建计划经济特色的各种功能单一的卫星城镇,人们不得不职住分离,不仅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让居民幸福程度大大降低。

俯瞰莫斯科的“赫鲁晓夫楼”

可想而知的是,莫斯科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堵车。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等级低,路网密度小等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再加上管理不善,莫斯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拥堵的城市之一。

这一问题一直延续到了苏联解体之后。作为俄罗斯的(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莫斯科的交通状况始终没有得到缓解。近几年,莫斯科政府终于加强财政投入,尝试努力解决堵车这一困扰民生经济的大问题,但收效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从诺夫哥罗德,到弗拉基米尔,从基辅,到莫斯科,漫长的罗斯文明史上,首都更换频仍,都是为了各种政治目的而服务,正如俄罗斯人的文化性格一样,一切服务于实用,不惜一切代价地满足实用的需求。

如今的俄罗斯风雨飘摇,经济凋敝,他们会不会再选一个新的首都力行改革呢?抑或是,在苏联时代为莫斯科留下的强俄幻梦里继续忍耐呢?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1918年3月12日,俄罗斯首都从圣彼得堡迁至莫斯科。 这个决定是由布尔什维克做出的。

布尔什维克决定将首都从圣彼得堡(当时的彼得格勒)转移到莫斯科。 媒体称,这是由于来自德国的威胁而暂时进行的。

历史学家认为,德国威胁的存在是该国首都转移的官方版本,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原因。 “搬家”是由于彼得格勒对布尔什维克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反对派的压力和担心教会会在莫斯科建立自己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此外,2月初,彼得格勒出现了相当困难的粮食形势——小麦和肉类供应减少。 该国的运输和贸易遭到破坏,犯罪开始增加。

此举的组织者是人民委员会的弗拉基米尔·邦奇-布鲁耶维奇,他的兄弟米哈伊尔·邦奇-布鲁耶维奇将军当时担任共和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做出这一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邦奇-布鲁耶维奇向弗拉基米尔·列宁提出将首都迁往莫斯科的建议. 1917 年 2 月 24 日至 25 日晚上,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 然而,讨论的声音出现了分歧:列宁和托洛茨基赞成,而季诺维也夫和卢纳察尔斯基则认为彼得格勒是革命的象征并投了反对票。

首都转移的反对者认为,从圣彼得堡搬到莫斯科就像逃离一样。 布尔什维克担心反对派可能会利用这个过境点为自己的目的。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彼得格勒开始传出谣言,说他们想将首都迁往下诺夫哥罗德。 这个版本应该分散社会革命者的注意力并保护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迁都的准备工作是秘密进行的。 3月10日晚,带档案、文件和领导的专职人员赴莫斯科。 在迁都过程中,从前线返回的水手试图袭击火车。 不过,这一事件并未影响搬家。

1918年3月11日晚,火车抵达莫斯科。 因此,布尔什维克实际上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出。 在3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第四届全俄苏维埃特别代表大会上,他们宣布首都迁往莫斯科。


大家可以关注如子留学的主页,我们长期在境外、在孩子身边,在这里你会看到孩子们每天在境外发生的故事,还有从物价、治安、宿舍、等等各个方面对俄罗斯留学的深度解析,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到关于俄罗斯留学的一切。

如子留学:俄罗斯留学,行李怎么携带?俄罗斯疫情当下需要注意的事!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