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dynamics

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作者:张晓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国家储备的重要内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刻阐明了完善国家储备,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这些都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构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国家储备主要着眼于应对事关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例如战争、自然灾害、流行疾病、恐怖袭击等,具有“稳定器”和“蓄水池”功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储备物资能起到应急保障、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作用;在平常,则可调剂物资余缺、平抑物价剧烈波动,发挥稳定市场功能。因此,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优化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品类、结构。国家物资储备体系是国家储备体系的核心,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坚实保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之一。从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应对急需等物资储备的需求出发,必须对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分类分级优化物资储备。同时,健全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清单,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增强物资储备实力。一方面,根据供求状况、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统筹考虑发展和安全等因素,健全对物资的需求分析,完善储备制度,提升物资储备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根据国家储备制度、战略物资市场化程度、对外依存度等因素,在品类上,对战略物资储备进行系统规划,健全储备物资品种指导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在数量上必须精准。在结构上,优化国家储备和社会企业储备,保障战略物资供应安全。此外,结合应对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物资的性质,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备的规模,优化储备结构。

  加强区域布局规划提升国家储备整体效能。构建同我国大国地位相符的“大国储备”体系,须从区域布局层面着力,科学提升国家储备的整体效能。一方面,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实力、产业发展、人口规模、交通运输、灾害风险分布等情况,既补短板强弱项,又尽可能统筹整合国家储备设施和社会资源,加强储备设施区域布局协同共享,形成涵盖重要农产品和能源、战略性矿产品和原料、应急救灾等门类齐全、覆盖全国、功能不断完善的现代化储备设施网络。另一方面,健全产能储备动员体系,支持企业日常经营与应急生产的协同耦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强扩产、转产能力的技术储备,提升物资保障的应急生产能力,实现重要物资产能区域协同保障。此外,还要健全不同区域的产能储备、重要原料供应、生产制造、设施设备配置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区域产能储备合作机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制定产能动员预案,健全应急物资生产的扶持政策和机制,夯实重要物资产能区域协同保障的基础。

  强化协同高效完善多元储备模式。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责任体系是健全物资储备体系的基础。储为国计,备为民生。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调动和吸引多方参与,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和企业、社会、家庭储备,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有效结合的储备模式。一方面,加强政府储备在国家物资储备中的主导作用,结合中央储备主要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与资源为主,地方储备主要以防范化解本地区风险事故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资保障为主,明确储备责任链条,完善储备制度政策和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强化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的协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畅通物资储备社会共建渠道,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国家储备建设,积极建立多元互补的储备方式,完善社会责任储备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关键品类的生产企业和用户进行社会责任储备,引导相关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基础上,建立商业储备。此外,结合实物储备的规模、生产周期、供给的快慢、需求状况、经济实际生产与潜在生产能力等因素,在重要领域系统规划和科学确定产能储备的规模和结构,推动实物储备与产能储备的有机结合。同时,充分依托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尤其是要在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产业和领域加强产能储备,确保在重大紧急状况下快速响应,为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供资源与物资安全保障,确保在实物储备消耗后能够及时填补重要物资缺口,实现与实物储备的有效衔接和有效耦合。

  坚持全国“一盘棋”,健全储备机制。物资储备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多个环节的复杂体系,确保物资在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需要各部门协同,各环节紧密衔接、安全可控。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健全统一指挥、科学高效的储备机制,创新储备管理机制。首先,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分类编码及储备数字化管理,全面系统谋划推进物资储备一体化管理。其次,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物资储备体系中的运用,加强对战略和应急物资的需求、储备、生产、供给、调拨使用、区域布局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联通数据、信息共享和统一协同管理,助力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联动,区域储备协同合作机制,提升储备效能。再次,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在储备机制中的管理和服务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发挥作用,科学确定物资储存期限和存储方式,创新储备物资轮换、更新和退出的机制,确保常储常新。(张晓波)

[ 责编:徐倩阳 ]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