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对广大科学家群体寄予深切厚望。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优良学风作风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改进作风学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刊在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科学家”专栏,持续讲述生物学领域科学家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
本期科学家——朱有勇(1955—)。
朱有勇(1955年11月—),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基础、应用基础和示范推广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在国际上创建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经过国内外数千万亩的示范推广,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奖项。2019年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学农爱农为农,敢做“顶天”科研,三十年光阴岁月浇灌科研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问鼎植保领域。他勇做“立地”事业,将自己深深扎根在祖国的云岭大地,通过科技示范扶贫、教育培训扶智等方式,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之路、绿色发展之路。朱有勇用丰硕的科研成果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扶贫之歌,他真正地做到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1
敢做“顶天”科研,潜心浇灌科研种子
一场位于云南省澜沧县的直播竟吸引了50多万网民的观看,直播间中一位头戴草帽、脚穿军训胶鞋的“农民”正是这次直播的主角。只见他正在一边挖土豆,一边在电商平台向大家自豪地展示着手里的土豆:“你们看!我手中的冬季马铃薯,芽眼浅、皮光亮、个头大……”当天挖出的近25 吨土豆在一个小时的直播里销售一空。很多人大概都想不到这样一位带货能力强的“农民”竟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学术界,朱有勇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在农民眼中,他是一个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是知农民冷暖、懂农民所想的贴心人;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学农爱农为农、令人敬佩的老师和关爱后辈的长者;而在自己眼中,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植物病理研究者。
20世纪70年代,朱有勇从云南的山村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农业大学。初入农业领域,他的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问了他一个问题,然而正是这个问题让他花费了数十年去破解。段永嘉先生问他:“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民疾苦和科学种田的重要性,他也更知道控制病虫害对于农业多么至关重要,但是当时的他未能回答这个问题。怀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以及专注而坚毅的治学精神,朱有勇开始了30年的漫漫科学探索之路。当时,如果在农田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会导致病害加重,为了减轻病害人们开始大量地使用农药。农药用量的大幅增加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对食品安全和粮食生产都构成了潜在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外不少专家提出基因、生物学、杂交等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方法都因技术难度太大,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朱有勇也一直在潜心钻研用何种方法能够控制农作物病害问题。20世纪80年代,云南的稻瘟病灾害很严重,因此,他的身影常常穿梭在云南各个村子的农田里。朱有勇在石屏县的一个村子里调研时偶然发现单单种植一个品种的田里病害很严重,然而栽种着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里稻瘟病却很轻。当他注意到这一现象时,他开始思索存在着这种差异的原因。勤于钻研的他想到水稻不同品种的间作可能会影响稻瘟病的发病率。同时他又在思考会不会是有些品种天生就对稻瘟病有抗体呢?如果是这样,把几种水稻混合种在一大片田里,就能抗多种病害了。
朱有勇似乎看到了解决当年老师所提问题的一丝曙光,他开始着手解答这一问题,但是没想到为了交出这一份满意的答卷竟然花费了30多年。他明白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真正回答那几个问题,还需要知道这种方法是否能控制病害、控制病害的机理,以及它能否得到推广应用从而造福农民和国家。他不局限于品种概念,借助传统间套作技术,开始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尝试。为了确证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控制病害的新途径,朱有勇做了近千次的试验,往往都没有时间休息,一般吃完饭就开始工作,更不会因其他方面的干扰打乱自己的工作计划。就是凭着这股倔劲,他克服了不计其数的困难。30年来他的假期只有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初二那几天,甚至有几年,春节假期朱有勇也是在实验室泡方便面度过的。但他丝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攻克这个问题对于农民和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最终朱有勇通过机理研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搭配、 空间配置和时间优化的技术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最终确证了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径。在 2000年,他的成果《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并且是作为封面文章发表。这篇文章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植保领域更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朱有勇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与“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他所发明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使全国将近6000 多万亩的农田受益,“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 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用量,并使产能增加20%~30%,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回顾这30多年,在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正是因为朱有勇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赤诚不变的初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才使得他终于交出了一份让人惊艳和感动的答卷,而那些答卷上的点点字迹都化为了造福农民的成果。
02
科研之光点亮脱贫致富路
朱有勇说最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农民教授”,出生于云南个旧的他是个地道的农村娃,少年时当过知青,往后的时光都是与农田做伴。正是这份对农民和农村天然的眷恋和报效祖国的初心,使得朱有勇在1996年完成在悉尼大学两年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后,决定带着妻女回到云南农业大学,毅然谢绝了悉尼大学对自己的再三挽留。回到祖国的怀抱以后,他全身心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入农业实践,先后开展了香格里拉干冷河谷生境特色酒庄研发和低海拔河谷生境冬季马铃薯产业研发等农业项目,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提升当地整体经济水平。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朱有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朱有勇坚定地选择了一个最穷的地方——距昆明约600 公里的澜沧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全国52个挂牌督战的脱贫攻坚县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当朱有勇来到澜沧县时没有片刻休息就带领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和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他总是在清晨带领团队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还会召集大家一起讨论白天遇到的问题。朱有勇和团队依据澜沧县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运用科学技术和科研立项,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落地的还有“院士、公司、基地、农户”的“4+”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扶贫模式,即院士、专家和公司抱团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农户专心学技术搞种植,大家齐心协力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有许多院士专家都直接为农户授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
2016年初,朱有勇初次来到蒿枝坝村,这个村子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了解这个美丽而贫困的拉祜族山寨后,他想帮助乡亲们的愿望更加迫切。他不光想让这里的人们脱离贫困,他更想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为了实现自己心里的承诺,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入蒿枝坝村达14次,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他还带领由云南农业大学50 名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团队参与扶贫,他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朱有勇在调研中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随后,他又给澜沧县带来了一项“能转化到土地里”的创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机三七技术。朱有勇设想要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机三七,因此,他规定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从生产过程保证了药材质量。这种技术占用农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不高,对农民负担小,但是产品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依托林下有机三七技术,朱有勇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每年到了试验田里三七出芽的时候,朱有勇都会与团队成员蹲守在田边收集资料,即使在脚踝扭伤的状况下,他依然会坚持到扶贫点实地察看。在朱有勇和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林下三七的每亩干重产量为50 千克至80 千克,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 万元至15 万元,澜沧县脱贫攻坚成效已逐步显现。
朱有勇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道,因此,他考虑扶贫不仅要 从项目资金上扶持,更要从人才和智力上入手。为此他在云南农业大学、 澜沧县成立专家扶贫工作站和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两站”着 力推动“政产学研用”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他还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和教育资源,建设了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澜沧县分中心,在学校开设马铃薯班、 蔬菜班、林下种植班和大专班,从蔬菜种植、网络营销等方面为贫困县培养农业技术骨干。朱有勇团队不仅将最新的科研技术带给了拉祜山寨,还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培养了近千名乡土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在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朱有勇立足平凡的岗位,将科研种子植根在云岭大地上,以初心灌溉这片贫困地区,使它生根、发芽、结果。他亲力亲为用对乡土和科研的热忱书写了学农爱农为农,潜心服务“三农”奋斗篇章。2015年澜沧县的贫困率高达41.17%,而到了2019年年底该县的贫困率已经下降到1.63%,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朱有勇看着农民脱贫致富,心里感到特别欣慰。老百姓也给了他最朴实的回馈,每当农民家里吃杀猪饭时,大家都排着队去请他。
从农家子弟到大学校长,朱有勇潜心攻克世界难题,30多年光阴终使科研种芽萌发为庇荫大树;从工程院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汇聚科研成果的点点星光照亮了广袤的云岭大地脱贫致富之路。他虽然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却有着崇高的追求,这种追求百折不挠,这种力量持久深沉。他真正做到了将科研论文写到了祖国大地上,他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楷模 !
本文节选自“科学家精神”系列丛书
撰稿:王思惟
本期排版:郭羽凡
本期责编:周津津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生物学通报》编辑部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42/Q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006-3193
▌合作数据库
Contact: 富联-富联娱乐-富联注册站
Phone: 13800000000
Tel: 400-123-4567
E-mail: admin@youweb.com
Add: Here is your company address